两地通关半年 港股IPO市场因高息环境募资下滑一成

2023-07-07 10:52:30 来源:界面新闻

两地通关半年,港股IPO市场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活跃气氛。港交所数据显示,上半年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为177.7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下滑9.9%;新增上市公司33家,较上年同期增加22.2%。

新股数量有所增长,但首发募资总额却反向变动。毕马威中国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主管合伙人朱雅仪向界面大湾区分析,两者增速的差异主要归因于交易规模下降,以及上半年来香港没有大规模的IPO交易。


(资料图片)

上半年,港交所每日平均成交金额和每日平均成交宗数双双下滑,分别减少16.4%和10.9%。数据显示,排名前十的IPO交易中,有三宗来自消费品市场,其中包括至今最大额的交易,导致消费品市场成为募资金额排名最前的行业,占比达42%;其次是医疗保健及生命科技,占比16%。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则认为,这是由于美元持续加息引发流动性回流,导致港股市场景气度不足和企业估值普遍下降,而被迫下调募资计划与额度所致。

市场流动性相对缺乏下,机构投资者对港股的热情仍显不足。上半年公开发售的新股当中,近一半IPO以招股价下限定价,仅有3%新股采用发行价上限定价;56%的新股在首日破发,截至6月底,新股整体破发率仍为48%。

这亦是全球新股市场面临的问题。据毕马威中国7月3日发布的《中国内地与香港IPO市场2023年度中期回顾》,在通胀压力、加息环境、地缘政治不明朗、金融市场不稳定,以及疫后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下,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显著下滑,与2022年同期相比,交易宗数和募资总额分别减少约10%和40%。

不过,有迹象表明情况可能正在改善。6月15日,美联储加息10次后首次宣布暂停加息。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及执业技术主管合伙人刘国贤表示,预期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将会减少,有望推动IPO申请人在2023年下半年重拾上市步伐。

下半年属传统IPO旺季,加上港交所今年推出的一系列改革都利好市场。3月31日,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正式生效,并于第二季录得首宗相关IPO申请;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也于6月推出,允许投资者互换港币和人民币买卖由同一个发行人发行的证券。港交所亦宣布将于第四季度推出全新IPO结算平台FINI。

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股本证券主管姚嘉仁此前表示,过去半年里,港股市场成交量并不太高,双柜台模式有望提高交易量。

毕马威中国预期,香港资本市场有望在未来数季迎来不少全球和中国内地企业分拆上市和特专科技公司的上市项目。加上上市申请维持在稳定水平,下半年香港IPO市场有望迎来大幅反弹。

“我们维持对香港全年新股集资额1800亿港元的预测,虽然观乎上半年的集资情况,要实现这个目标存在挑战,但香港的新股市场仍然稳健,现有超过110名申请人等待上市,足以推动2023年下半年市场回升。”朱雅仪告诉记者。

而分季度来看,港股IPO已呈现较明显的改善。相比于2023年初市道相对疲弱,第二季度平均每宗IPO交易规模超过一季度一倍以上。在新规则下,光是6月30日单日就有13家公司递表。

上市门槛的降低、挂牌要求的相对宽松与趋向灵活,再加上经济下行期企业资金面压力加大,都促使更多企业寻求赴港股上市融资。

朱雅仪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第18C章能够帮助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半导体等企业连接香港庞大的资金池,以助它们开发技术并促进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点燃港股IPO市场的热度。”她指出,“长远来看,新科技公司有望成为香港IPO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